close

佛教源於印度,以解脫煩惱、超脫生死輪迴作為終極關懷。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後,經過文化和歷史的演進,如今的佛教已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在亞洲,尤其是東亞和南亞,佛教影響人的的生活作息和道德思考深遠。

先聲明,我個人是沒有虔誠的信任何宗教。

但是各大宗教的教義和思維,卻是我有興趣去研究略覽的,

主要原因是這些世界性宗教的經驗經的起歷史考驗,對於生命中感到困惑時,

偶然的翻翻這類宗教或哲學書,總是能夠幫助找到智慧的明燈。

其實全世界這些大宗教,在我個人觀察,教義差異並不是那麼大。

之所以呈現不同面貌,各地文化和歷史因素的影響較為深遠。

而不論是神、上帝、耶和華、阿拉還是佛主,

所宣稱的經書教義或訓誡,希望的也都是信徒用誠心休養自身,趨善崇德,

在現世為自己負責,實則殊途同歸,歸於同樣的宇宙之道。
 


在台灣,佛教信仰早已和道教、民間信仰甚至儒家為主的中國思想融合。

但是影響深遠,大部分人對於佛教的精深卻不了解。

原因在於佛家的經典以梵文為原作經典,

在翻譯和推介解說上,來到台灣時已經變化很大,而且我說實在的,

非常多口語化的佛經,和本來經書的內容,讀起來感覺差很多,

尤其是一些小寺廟供人免費取閱的那種小書,在文筆和思想上,

讓人覺得淺顯甚至有些庸俗,實在無法深入佛理。

我不敢說自己對佛教思想研究深入,但是用哲學和邏輯的思考目標來看,

遠比世俗化的這些小書,更能讓人有醍醐灌頂的收穫和趣味!

佛教以立教者為佛

佛所說之教為法

傳持佛教者為僧,

佛、法、僧為三寶
 


佛教的傳習經典,經、律、論合稱三藏

經言「定」,律言「戒」,論言「慧」。

但是殊途同歸。
 


「大乘佛教」起於龍樹,約在西元一世紀
(東漢),具有利他主義的性質。

為了區別,後來稱講論一己修持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為「小乘佛教」;
普渡眾生救世、具佛性思想的稱
「大乘佛教」。

(一)小乘佛教

釋迦牟尼西元前六世紀所講的,

以及之後約五百年間,眾信徒分裂形成的「部派佛教」,為現稱的小乘佛教。

教義以釋迦牟尼的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為基礎。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意指一切世間法,無時無刻都在生住異滅,

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化;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這種「無常」,就是實際上造成人生感到痛苦的原因。

所以佛因緣說法(現實世界的現象),諸法待緣而生,諸法無緣則不生。

法是流轉變動的,非實然永恆存在的,無自性且無我的,

因此我們該以涅槃的不生不滅境界去看待這世間的無常,

解脫非實質性的煩惱,滅除生死的痛苦,歸於寂靜圓融(涅盤境界)

這樣的架構思維稱為「法印」,為佛的正法,彷彿世間印信般。

四聖諦:苦、集、滅、道

四聖諦用來說明人修行實踐而得道超脫。

苦和集屬於輪迴、流轉、變幻和緣起的世界。

滅和道屬於還滅、寂靜、宗教理想和涅槃的世界。

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就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現象。

集諦是「集起」的意思,

說明現實人生的痛苦,是凡夫自身癡愚無明、貪欲動心等煩惱掀動而起的。

所以是自尋煩惱,造成不善的業。(慾望造成業障)

滅諦則說明常住、安樂、寂靜的涅槃世界,

是現實多苦人生最理想、也是最終的歸宿。

道諦說明人要修道才能得證涅槃。

道有多種,主要修習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人只要盡力為正道,就是在通往涅槃大智慧的正路上。

四聖諦,其實就是概括了世間、出世間的因果。

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現世的因果;

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涅槃的因果。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有支、十二緣起。前一支是後一支的「因」。

這種思想涉及三世兩重因果報應,是佛教基本的信仰。

「無明」、「行」是前世之因;

「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今世之果;

「愛」、「取」、「有」是今生之因;

「生」、「老死」為來世之果。

十二支最重要的思想在於因果,在無窮盡的世界裡週而復始,造什麼業,受什麼果

佛教的思想,在演進轉變成不同派別,傳入不同社會裡,融入了不同的說法。

但最基本的教義,便是釋迦牟尼的這些思想。

如今的佛教思想勸人為善,是來自這些基礎。

(參考個人所學及張麗珠中國哲學史三十講第十九篇。下篇介紹大乘佛教,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柏翔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