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城市舞台聽了一場交響樂,
心情很不錯!
雖然是設計推廣給小學生的組曲呈獻,但我覺得蠻精彩的!


演出的樂曲有法雅的「三角帽」、德布西的「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拿坡里民謠「FUNICILI FUNICULA」、柴可夫斯基胡桃鉗」選曲、
台灣鄉土民謠連曲。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胡桃鉗」,
裡面很多熟悉的樂曲,好像喚回很多記憶般。
《胡桃鉗》的故事流傳了 190 年仍歷久不衰,
不僅是因為它的故事令全世界的大朋友與小朋友深深著迷,
它音樂的豐富及芭蕾舞蹈的細緻均是雅俗共賞 。
《胡桃鉗》( The Nutcracker and The Mouse King ),
原名為「胡桃鉗與鼠王」,
原始創作是德國作家霍夫曼(ETA Hoffman)在1816年完成的作品,
之後由法國名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將其改編成芭蕾舞劇的劇本,
再由俄國一代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在1891年,
據此編寫成知名芭蕾舞劇,並交由俄國名編曲家伊瓦諾夫(Ivanov) 編舞,
於 1892 年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 Maryinsky Theatre )首次公演。
但現今大家所熟知的胡桃鉗芭蕾舞劇劇碼,
卻是由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的創立人巴蘭欽 ( George Balanchine) 所完成的;
透過巴蘭欽更具想像力的創意與密集推廣的努力,
胡桃鉗芭蕾舞劇早已成為美國每年聖誕節演出之必備劇碼了!
而「胡桃鉗娃娃」也因為其造型可愛而被塑造成夾胡桃的道具,
自十八世紀即開始廣泛被歐洲人選為最高尚的聖誕節禮物。

《胡桃鉗》芭蕾舞劇係敘述在德國鄉間有一農家,
於聖誕夜舉辦熱鬧的晚會,並邀請眾多親友前來參加。
晚會當中,小女孩克萊兒從一名老伯伯手中獲得一件人形的胡桃鉗,
但卻被調皮的哥哥弄壞了,克萊兒便傷心地將這胡桃鉗丟在聖誕樹下。
到了深夜,曲終人散,家人也都睡了,
小克萊兒從房間走出來,想看看心愛的胡桃鉗是否還在聖誕樹下。
突然間,小克萊兒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響,
原來是老鼠大軍從牆邊的小洞跑了出來,對客廳裡的玩具發動攻擊,
只見胡桃鉗揮舞長劍,率領由玩具與糖果組成的雜牌軍奮力抵抗。
看胡桃鉗陣營節節敗退,小克萊兒急中生智,
隨手拿起腳上鞋子,便往老鼠首領砸去,
老鼠陣營驚慌不已,從而陣勢大亂、爭相逃竄。
瞬間,這人形胡桃鉗搖身變成一位英俊瀟灑的王子,
而為了答謝小克萊兒的救命之恩,
王子便帶她穿越積雪的遼闊森林而來到了甜蜜之地,
在那有一座糖梅仙子的宮殿,小克萊兒在此受到糖梅精靈的獻舞,
並在他們的祝福下與王子舉行隆重的婚禮。
還正沉醉在歡樂氛圍的小克萊兒恍然清醒,
原來,所有的奇遇竟是一場夢境。
(以上故事典故轉自http://www.swtwn.com/filmsdetail/2005/Nutcracker.htm#Top)

這樣的故事結合了非常多童話的元素,透過精采的芭蕾舞編劇和編曲,
成為世界名曲,風行全球。
儘管只是演奏其中兩段組曲(原曲總共八段),
還是非常令人震撼陶醉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柏翔老師 的頭像
    柏翔老師

    GREENING

    柏翔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